广东林科种苗有限公司致力打造种苗产业园区
勇于创业 追逐梦想
广东林科种苗有限公司位于我区中新镇莲塘村,占地46亩,目前已经形成集科研、试验、示范、推广于一体的多功能的林木(种子)种苗试验示范基地。该公司被广州市天河区授予“天河区大学生就业创业基地”称号,同时广州市工商局连续两年授予其“守合同重信用企业”称号。
初创业 遇困境不气馁
沿着蜿蜒的小路,记者走进林科苗木基地。该基地翠绿一片,鸟语花香,香樟树郁郁葱葱,桂花树馥郁芬芳,罗汉松青翠碧绿,一排排,一列列的花木,宛如一个绿色的王国。记者在林科苗木基地见到了该公司的创办人黄泽宏,他正在挑选林木种子。
黄泽宏1999年毕业于华南理工大学工业与民用建筑工程专业,在2010年以前他一直在从事建筑行业,一个偶然的机会,他接触到种苗这一行业,也就在2010年决定创业,进军种子苗木市场。由于刚入门,技术与经验不足,植物品种繁多,种子难以识别,曾几次,公司购买回来的种子不仅发芽率低,而且品种难辨,公司只好把劣质种子销毁,并紧急召回已经卖出的种子,给买家赔偿种子费、人工费等。
“刚开始创业比较艰苦,一是缺乏技术,二是缺少营销经验。育种是一项技术含量比较高的行业。创业之初,我不懂技术,就到华南农业大学、广东省林科院进修,聘请育种专家,到省林业系统请教专家教授等一系列办法攻克育种技术关。营销方面经验也不足,我就通过省林业专家沟通,并逐步打开销路。”黄泽宏介绍,发展林科苗木花费了很多金钱与精力,但他并没有放弃。为了解决这些困难,他认真查阅相关资料并向省林业系统的教授、行业内的专家、有经验的育苗户请教。同时,引进了检测种子的相关仪器和技术。
2011年,他的公司中标了省林业厅的一个项目,寻找不同地区的木荷种子共计2万多公斤。接到项目后,黄泽宏既欣喜又苦恼,欣喜的是公司将初步上轨道,得到社会认可。苦恼的是在几个月内怎么从那么多地方的种子采集回来呢。黄泽宏带着员工跑遍了了广东省、广西壮族自治区、江西省等地的木荷林带,聘请当地群众做向导收集木荷种子,花了大概两个月的时间才找到2万公斤木荷种子。
“后来,我们开始自己繁育树木种子,但树木种子与蔬菜水果种子很不一样,树木种子的繁育要复杂得多,有些种子要一年才发芽,有些冷藏过的种子还得想方设法打破其休眠期。”黄泽宏表示。
敢创新 合作创多赢
经过两年的努力,广东林科苗木有限公司通过自主培育种子、苗木,终于产生了效益,渡过了难关。现在,广东林科苗木有限公司拥有冷库、检验设备、检验人员、多种苗木和种子,成为了全省较大的一家经营林木种子的企业,苗木年销售量达到500万至800万株,种子年销量约20万公斤。在事业发展的同时,广东林科苗木有限公司不忘回馈社会,该公司聘请当地群众工作,促进中新镇周边群众就业,向群众讲解苗木知识,普及科普知识。
虽然公司发展了,但是黄泽宏并没有放松自己。他告诉记者,近两年来,全国的苗木价格和销量都在下降,苗木企业经营状况不理想。所以,他必须加快企业的转型升级,让企业适应新变化。于是,他与省科技厅情报所、广东省林科院、广东科贸职业学院、广东农工商职业技术学院等单位合作,搞科研,搞创新,打造企业的拳头产品。近年来,公司依托华南农业大学林学院研究出沉香树结香的技术,为沉香种植提供技术支持。该公司自主研制的沉香车载香薰器也颇受消费者的喜爱。该公司还与广东科贸职业学院结成校企合作基地,共同申报了“农业项目在网络的应用”等项目。同时,该公司还成为广东农工商学院校外实习实训基地。雄厚的技术支持和广阔的市场销路,让广东林科苗木有限公司稳步发展。目前该公司通过基地的试验、示范和产业化生产,把主要林作物的新品种、新技术辐射推广至全省21个地级市,100多个县。
有梦想 谋求新发展
根据多年的实践经验,黄泽宏觉得,单纯搞苗木种植是不够的,发展的后劲仍不足。他有一个梦想,就是找一块三千亩以上的地块,用来建设良种苗木繁育示范区、珍贵苗木繁育示范区、花卉苗木繁育示范区,将苗木种植与科研、科普以及旅游观光融为一体,这样既可以为周边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为学校、科研机构提供更好的实习场所,又能打造一个百花争艳的旅游胜地,向游客展示华南地区乃至全国的植物种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