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金互助合作社:盘活农村资金 助力农民创业
“资金互助合作社为我们农民草根群体创业提供了资金帮助,实现了以前敢想不能做的事。”这是小楼镇河洞村村民夏世通对农村资金互助合作社的感慨。据了解,近年来,为破解农业资金投入瓶颈、激发农民创业热情、带动农民增收,我区大力发展农村金融,积极推进农村金融改革创新,探索成立“社员互助、封闭运作、手续简便、收支平衡、略有结余”的资金互助合作社。目前,全区共成立有两家资金互助合作社:福享资金互助合作社和粤汇资金互助合作社。基于资金互助合作社的成立,农民的“创业梦”、“致富梦”得以起航。
5万股金换来100万贷款
2014年10月29日,经过多方筹备,粤汇资金互助合作社在小楼镇正式揭牌开业。跟以往的农村信用合作社不同,粤汇资金互助合作社由广州市增城丰粮农业专业合作社作为主发起人和最大股东,而农民可通过入股的形式成为其社员,参与资金借贷。目前有社员137户,其中农民124户,占比90.51%。资金互助合作社自开业以来为社员提供农业信用扶持资金贷款,以解决社员经营资金周转难问题。
据统计,揭牌至今,粤汇资金互助合作社吸纳资金1000万元,贷放互助金23笔,合计金额920万元,直接受惠社员126户,贷放项目包括果蔬菜种植、农产品采购销售、冷库建设、农产品仓贮物流配送项目建设、农场旅游项目建设等,为社员创业提供了资金帮助。
一直做凉粉草收购生意的小楼镇河洞村村民夏世通,是粤汇资金互助合作社的首批成员。“听说资金互助合作社成立的消息后,我立即和村里的其他4位村民各拿出了5万元入股。”夏世通回忆,当时觉得丰粮农业专业合作社有实力,并且与该合作社社员都相熟。最关键是不用担保就可以贷到钱,觉得放心,就入股了。
粤汇资金互助合作社总经理何俊明介绍,合作社的启动资金,来自社员入股。其中,广州市增城丰粮农业专业合作社提供了300万股本金,后期入股的社员最低可以1000元入股。而且,作为互助合作社的社员,可选择将自家多余的存款作为互助金存入互助合作社,有借贷需求时社员则向互助合作社借贷,社员可申请不高于入社股金20倍同时不超过100万元的借款。
在成功入社后,夏世通希望能够借到100万元。按照资金互助合作社的要求,夏世通需要与收购凉粉草的公司签订合同,落实销售渠道,再拿着合同去粤汇资金互助合作社申请贷款。待工作人员确认过合同后,才能发放贷款。经过实地考察,粤汇资金互助合作社做出分期发放贷款给夏世通和同伴的贷款方案,最终他们拿到了第一笔贷款130多万元。
因为资金问题,只能局限在村里收购凉粉草,收购数量不多,规模难以扩大,这是一直困扰夏世通的“老大难”。夏世通坦言,根本没有考虑过向银行贷款,即使有资金周转困难也只找身边熟人,“我是农民,去银行又没值钱的抵押物,而且银行手续也繁琐。”他无奈地说。有了互助合作社的贷款后,他和另外4位“村民合伙人”能够贷款500万元做凉粉草收购项目,将收购范围扩大至全区。“以前只能收购100多吨的凉粉草,有了这笔贷款,今年预计可以收1000多吨,现在与公司签订合同收购数量都有500多吨了。”
防范风险 做好项目评估
何俊明介绍,虽然资金互助合作社是一种“信用贷款”模式,无需提供任何个人抵押物,但为引导农民合理运用贷款,必须不断完善资金风险管控,力保做到以资金贷放为引导,积极扶持社员可行性的农业项目,“我们不能只管将钱贷出去,还必须全程监管贷款额是否真正用到实处。”
在申请贷款过程中,夏世通和同伴上交给粤汇资金互助合作社的资料非常简单:身份证、
户口本等个人基本资料以及与收购凉粉草公司签订的合同。上交材料后,粤汇资金互助合作社则需要根据材料做好项目的评估,规避风险。一方面要确保上交合同的真实性、预估收购公司付款能力,另一方面要从收购凉粉草数量、质量等方面进行严格监控。为此,粤汇资金互助合作社派人专门从价格、质量、数量进行全程跟踪,把风险控制到最低,从而确保项目的可行性。“在贷款前,我们必须排查风险。首先要有一个项目可行性分析;其次是对社员个人本身分析,包括贷款社员的工作能力、信用、人品等方面。”
从申请贷款到发放,时间长短不一。对于种植户的小额贷款,一般两到三天可以获得贷款,比较大的项目,则需一个星期。除了发放互助贷款及时缓解农民资金紧张的难题,粤汇资金互助合作社为了降低风险,还主动与种植户社员合作,收购他们的农产品,从而解决社员销售渠道问题,力求提高农民经济水平。
资金互助合作社的成立是服务“三农”的新模式,更是我区发展普惠金融的创新之举,在我省其他地区得到推广。除了资金互助合作社外,为改善农村金融服务,扶持“三农”发展,我区自2013年获批建设省级农村金融改革创新综合试验区以来还大力推动包含金融平台、金融组织、金融产品在内的农村金融体系创新,并通过加快农村金融服务站覆盖、成立南粤基金等措施,推动普惠金融多领域开花,为实现大众创业提供了良好环境。